首页 > 酒店新闻 > 公司新闻

DB电竞·(DBGAME)官方网站|各国领导人眼中的李光耀

发布时间:2025-10-15 18:09:07    次浏览

BWCHINESE中文网讯,30多年前,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撰写了一本《领导人》的书。该书至今仍然是“领袖”这个话题中最经典的著作之一。他通过对他眼中的多个符合条件的领导人的描述和分析,确立了他的有关伟大领导人的理论。因为这个所谓的理论,其实就是几句话,而且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认同,所以我们称其为“神话”更为恰当一些。这个“神话”的内容是,一个领导人若要跻身伟大领导人之列,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伟大的人物、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事件。换句话说,按照尼克松的意思,似乎只有来自中、美、苏、英、法、德这样的国家,并且经历了诸如世界大战或“打开中美关系大门”这类事件的伟大人物,才有可能是伟大的领导人。更多 《平心而论》文章说实话,尼克松的这本书确实非常精彩,其中文译本同样非常好读。他在书中提出的伟大领导人的理论也在很长时间里就像“神话”一样无人颠覆。不过,到了今天,一个并非出自尼氏大国,也没有经历尼氏大事件的大人物——李光耀,事实上已经跻身世界伟大领导人行列,受人尊重并引人注目。因为李光耀,尼克松有关伟大领导人的神话理论不再颠扑不破。一、各国领导人眼中的李光耀无论是从疆域的大小,还是从人口的数量,新加坡都只能算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但是,与其疆域和人口的规模不成比例,新加坡是世界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自1965年独立,经过几十年努力,迅速成为东南亚国家中唯一的新兴发达国家和世界金融中心之一。2014年,人均GDP 50,000美元以上,名列世界前茅。在新加坡的发展过程中,李光耀居功至伟。可以这样说,没有李光耀就没有今天的新加坡。然而,很有意思的是,李光耀在世界上的声誉,并不完全是因为他治国有方。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在世界事务中所发挥的独特影响力有关。这种影响力之所以独特,主要在于两点:第一,李光耀领导和影响下的新加坡在亚洲乃至世界扮演的示范角色;第二,李光耀自身的智慧和超强判断力。很多年来,每当美国新总统上任,他们都会充分利用与李光耀会面的机会,就美国的中国和亚洲政策征询意见。比如2009年11月,奥巴马首访中国之前,在白宫会见李光耀,表面上是相互交流彼此对世界特别是亚洲局势的看法,实际上是向李光耀这位“亚洲大师”请教对应对中国的建议。除美国领导人之外,不少其他国家元首或政治家也乐意与李光耀交流。李光耀给这些人都留下了极为良好的印象。 更多 《平心而论》文章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担任首相期间,我阅读并分析了李光耀的每一篇讲话稿。他可以透过宣传的迷雾,无比准确的阐述我们时代的问题及解决之道。他从未出过错。”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说:“李光耀是我遇到的最睿智的领导人。”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也赞扬李光耀是他漫长公共服务生涯中遇到的最睿智、最能干的人,并举例说“对于在亚洲乃至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我同许多其他领导人一样,经常听取李光耀明智而且坦诚的看法。他不断探索的头脑、敏锐的分析和战略性的视野,使新加坡成为世界上一股独特力量”。德国前总理斯密特对李光耀这位多年的老朋友更是不吝赞美之词。他说:“自从遇见我的朋友李光耀以后,他那超凡的智慧和直率的评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作为政治领导人和政治家的生涯中,他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有能力建立一个适合新加坡民族多样性的政治框架,现代新加坡的经济社会进步深深根植于他的这种能力。” 二、新加坡之外李光耀关注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更多 《平心而论》文章中国的快速崛起,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把眼光投向世界东方的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似乎是在一夜之间,从地球的各个角落,一大批“中国通”涌现出来,关于中国的评论充斥在世界各种媒体上,可谓鱼目混珠。在无计其数的“中国通”之中,李光耀出类拔萃。李光耀与中国的渊源很特别。他的祖籍是中国广东梅州。不过,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是在1976年。当时,中国与新加坡尚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他之所以能率领庞大代表团访华,是应周恩来总理生前多次盛情邀请。遗憾的是,他没有机会见到邀请他来的人。不过,他还是见到了几近生命尽头的毛泽东及其接班人华国锋。19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不仅开始了李光耀与邓小平个人之间的友谊,更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产生重大影响,新加坡的成功经验让邓小平感到震撼。1990年中新建交后,李光耀如同“走亲戚”般来往两国之间。到目前为止,他已来过中国30多次,成为外国首脑中访华最多者。除了新加坡,李光耀关注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李光耀关于中国的言论非常丰富。这些言论经常见诸于世界媒体。很多中国人不习惯这位有着华人血统的新加坡人时常针对中国发表一些不中听的批评性意见。最让中国人光火的莫过于2009年他向奥巴马提出美国应在亚太制约中国崛起的建议。他最近几年出版的《李光耀论中国和世界》和《李光耀观天下》等,又在华人世界引起轩澜大波。各种媒体着重炒作他的几个吸引眼球的观点,比如“中国在军事和科技方面永远竞争不过美国”,“中国不会成为自由民主国家,否则它就要崩溃”,以及“中国的语言是其实现强国梦的障碍”等。有人甚至断言:李光耀的这些书显示,新加坡现在也加入到“反华”阵营中,中国又失去了一个朋友。更多 《平心而论》文章其实,李光耀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一直持积极肯定态度,对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更是敬佩有加。邓小平是李光耀最钦佩的三个政治英雄之一,另两位是戴高乐和丘吉尔。毫无疑问,没有人会赞同李光耀关于亚洲特别是中国的所有观点,但是他的包括中国问题在内的各种见解在世界各地普遍受到重视。直到今天,中国每年都有成百上千中高层干部在新加坡学习考察。美国历届总统,从尼克松到奥巴马,都曾向其征询意见。基辛格认为李光耀对亚洲和中国事务的洞察能力无人能及,他甚至在一个公开场合表示“我从李光耀身上学到的东西超过任何人”。李光耀分析中国基本上是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的。尽管他在世界的声望与他所曾经治理的新加坡国家的规模不成比例,但是他的国家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经验不可能不在他的世界观中打上烙印。他的实用主义态度,在实践中就是不走极端,有时呈现出两面性,旁观者可从正反不同方向解读。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新加坡在国际关系中既不完全倒向中国也不完全倒向美国,在经济上依赖中国而在安全防卫方面又指望美国。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有时把中国抬的很高,有时又把中国批评的很厉害。2011年有一本美国人写的关于李光耀的传记翻译成中文出版。读完全书,很多人还是搞不清楚传记主人翁的真实一面,就像该书港台版书名所显示的:李光耀是狐狸?还是刺猬?现实中的李光耀应该既有狐狸的一面也有刺猬的一面。本文作者叶兴平是武汉大学国际法博士,深圳大学教授,深圳大学国际经济法律与政策研究所所长。